引用本文:[点击复制]
[点击复制]
【打印本页】 【在线阅读全文】【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下载PDF阅读器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77次   下载 229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艾灸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疾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洪艺彤,陈 燕,张笑笑
0
(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 长沙,410013)
摘要:
目的:评价艾灸及其不同形式的干预方案对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inoMed中有关艾灸及其不同形式(如雷火灸、长蛇灸、透灸)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疾病的非手术干预方案,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4年7月22日,纳入文献由RevMan 5.4统计分析程序完成Meta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共计1 367 例患者,其中治疗组685 例,对照组682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36,95%CI(1.27,1.46),P<0.000 01]、盆底肌力[MD=0.65,95%CI(0.44,0.86),P<0.000 01]、盆底肌肉快速收缩阶段最大肌电值[MD=6.03,95%CI=(1.12,10.95),P=0.02]、阴道收缩压[MD=9.06,95%CI=(4.60,13.53),P<0.000 1]及延长盆底肌肉收缩维持时间[MD=1.49,95%CI=(1.22,1.76),P<0.000 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联合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疾病具有明显优势,可不同程度改善盆底肌力、提高盆底肌肉快速收缩阶段最大肌电值、提高阴道收缩压、延长盆底肌肉收缩维持时间。目前,临床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基础研究,以探索可能的治疗机制。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女性  艾灸疗法  Meta分析
DOI:
()
Abstract:
Key words: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