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点击复制]
[点击复制]
【打印本页】 【在线阅读全文】【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下载PDF阅读器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92次   下载 381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青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兰树华,高 山,高 霖
0
(龙岩市中医院,福建 龙岩,364000;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菏泽,274006)
摘要:
目的:分析青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及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并探讨中医防治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方法。方法:通过搜集原始病历,对符合入组标准的110 例青年患者(年龄18~45岁)和同期住院治疗的118 例中老年患者(年龄>45岁)的病历资料(包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脑卒中评分、TOAST分型和中医证候分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青年组有吸烟史、经常饮酒史、高尿酸血症、长期失眠等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高于中老年组,而有2型糖尿病、冠心病、颈动脉斑块者发生的比例低于中老年组(P<0.05)。青年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中老年组(P<0.05或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高于中老年组(P<0.05)。青年组出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入院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OAST分型方面,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在2组中占比最高,但青年组比例明显低于中老年组(P<0.01),青年组其他病因型、不明原因型比例显著高于中老年组(P<0.01)。在166 例具备中医证型的患者中,2组频率最高证型为风痰阻络证,青年组的主要病因要素集中在风、痰、火,而中老年组则集中在痰、瘀、虚。结论:青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烟、经常饮酒、高尿酸血症、长期失眠比例高,但病情严重程度低,并且预后程度及恢复时间均优于中老年组。2组TOAST分型均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多见,青年组其他病因型及不明病因型比例显著高于中老年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特色防治方法可能有助于减少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
关键词:  青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  青年急性脑梗死  临床特征分析  中医防治
DOI:
()
Abstract:
Key words: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